为了更好地引导幼儿了解清明传统习俗,萌发幼儿爱祖国、继传统、忆先人的情感,盱眙县北苑新城幼儿园通过讲述绘本故事、观看视频等方式向孩子们介绍清明节的由来,了解清明节的习俗有祭祀、插戴柳枝、放风筝、画蛋、吃青团、蹴鞠、踏青等活动,让孩子们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归属感与自豪感。
风筝又称“纸鸢”,放风筝是古人十分喜爱的运动之一。古人相信风筝能够带走人的疾病,是生的希望。小班的孩子们在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风筝样式,涂上喜欢的颜色并剪下来,一起制作简易风筝.....
“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酒香留客在,莺语和人诗。”吃青团也是清明节的习俗之一。青团寓意着纪念先人,也映青团的外形圆润,因此有团圆的意思。中班的小朋友用小手团一团、捏一捏。看,青团做好啦!一颗青团,藏味春天,清明节前是吃青团最好的时候了。
清明节是缅怀先辈、祭奠逝者、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大班的小朋友通过亲手制作手工菊花,献给革命先烈,这样的祭祀方式既文明又环保,表达对烈士和先人无尽的哀思和崇高的敬意。
清明时节,缅怀先烈,孩子们感知传统节日,体验节气变化,在缅怀故人的同时更加感恩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从小播下一颗感恩的种子,让孩子对生命有着更深的感悟,从而赋予清明节更深厚的意义。(卢燕 陈冬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