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军娃游戏文化浸染幼儿心田——盱眙县旧铺镇中心幼儿园构建军娃游戏教育模式

来源:中国资讯网    作者:张菊芳 王然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8-06     

盱眙县旧铺镇中心幼儿园努力构建军娃主题游戏,从游戏内容的设置、游戏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提供、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游戏与主题的融合等方面进行科学的、有计划的尝试探究,通过多元化的活动材料、情境化的游戏形式,让孩子们在宽松愉悦、自由自主的环境中快乐游戏,创新发展,健康成长。

一、设立新军娃社区场地

根据园所环境现状,因地制宜,将幼儿园的整体布局分为4个基地、1个大厅和1个功能室。 户外设置有新军娃“导弹发射基地”“防空演习基地”“野战支援基地”“体能集训基地”,室内环境有“军备展示大厅”和“战备功能室”,在“战备功能室”中设立“兵工坊”以建造掩体,放置自制军事设备,如防弹盔、防弹衣、望远镜、狙击枪等。在规划大面积区域的同时,盱眙县旧铺镇中心幼儿园也不忘在不起眼的角落处精雕细琢,如在攀岩墙、独木舟桥和梅花桩处设立相关游戏情景道具,以军娃体能训练营的游戏方式加强军事氛围营造。在此户内外环境打造的基础上,每个班级都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幼儿经验的探索与完善进行户外环境个性化调整。

c298900e63888e1d6a517ffa5d6ebc1.jpg

二、规划游戏主题导向

有了上述的户内外军娃主题活动环境,旧幼深入内涵建设。根据幼儿小团体对平行游戏的好奇心、热情和依恋等特点,我们规划了有趣的以歌剧为导向的游戏活动,如《武器故事》《迷彩音乐》《军事宝贝小展览馆》和《军事宝贝小剧场》等等,让孩子们在玩耍和欣赏中初步感受红色文化。随着生活经验以及社会适应性的不断提高,旧幼的孩子们角色意识不断增强,能够将日常感知的生活场景代入到游戏中来,构建主题游戏区域“军事宝贝舞台”“军事武器工作坊”“红色阅读区”等。 旧幼教研组依托指南和纲要中对于幼儿游戏的设计与支持,专注于创意游戏、建筑游戏和体育游戏的生成,设计了主题游戏“保卫基地”,创建“前方战区”,构建城堡、洞穴、长城、发射塔和实战演习区。在后方主打支援的“战备区”运用各种材料制作手工艺品,建设“装备图书馆”“军事武器”“军事物资”等,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进行新四军战斗的再现、表演和学习。这样,孩子们就会积极探索游戏并互动,不断锻炼,开阔视野,增加知识,发展技能,将新四军的意志教育内容渗透到孩子的行为体验中。

三、创新传统游戏模式

为发挥军事游戏的作用,我们幼儿园配备了专职体育男教师4名,4名男教师各司其职,分别负责4个军事基地的内涵打造,教研组会定期组织4位男老师与班级老师进行一次课程教研,对现阶段幼儿进行军事游戏的水平进行评估,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农村大多是留守儿童,为避免孩子的情感缺陷,盱眙县旧铺镇中心幼儿园还定期邀请官兵来幼儿园辅助教学,培养孩子们的宽广心灵和顽强人格品质。教研组在后续的课程推进过程中,整合了各方可利用资源,邀请军区的教官定期到旧铺幼儿园,与孩子们一起进行军事游戏。同时旧幼还邀请退役老兵参与军事游戏的设计,贴合红色文化背景,指导教师制作军事游戏设备,各渠道使得幼儿园周边资源得到利用。

四、引导鼓励幼儿一物多玩

兴趣是儿童游戏的重要推动力。在开发军娃游戏时,我们尝试多种游戏并进,鼓励幼儿创新设计,一物多玩,最大限度的激发儿童的创作潜力。例如,在幼儿园游戏“小工人和农民士兵”的设计中,从儿童自由探索渔网游戏开始,幼儿将活动设备呼啦圈灵活运用,从小伞→篮球架再到扫雷器,以及孩子们练习单脚跳跃,两英尺跳障碍的训练器具。此外,游戏还可以打破过去的传统模式,增加两个角色群体的互动,引导孩子“小小工农兵”在完成作业中遇到困难时及时引导两个角色群体的互动,在“小工农兵”任务中遇到困难时,暂时形成“人民支援小组”,协作完成军民基建活动,如“跨沟填海”和“过河建桥”等。 这不仅为所有儿童提供了参与活动的机会,而且使儿童能够体验到“军民一家亲”的社会情感。 一物多玩不仅满足了孩子们的强烈的游玩兴趣,也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潜能,为孩子们的成长夯实了基础。

12160af3313561a14d1b5ee8223fe2b.jpg

五、主题区域建设

为深入军娃环境的熏陶,旧幼组织教师针对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设计主题个性化区域,每个活动室配备一间约20平米的区域专项活动室,满足幼儿室内的军娃游戏探索。“红色书吧”中投放大量的红色文化卡通绘本,供幼儿阅读、欣赏,为幼儿进行后续的军娃角色代入铺垫生活经验。“军事战备角”为幼儿自制美工的区域,主要投放的材料有卡纸、海绵纸、纸棒等一低结构纸张,孩子们可以在区域“战备角”中自由发挥,制作自己想要的武器、军事用品等等。“军事堡垒”是由常规的建构区演化而来,其中投放材料多以中小型积木块为主,孩子们可以在中间利用建构材料拼装搭建“战斗要塞”“战斗碉堡”“坦克”“飞机”“大炮”等等,为前方军事提供后备支援。作为角色区的“穿越火线”是孩子们所有准备的室内主战场,孩子们通过相互合作,传递武器装备到主战场进行两方对抗。对抗过程由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转变,教师在一旁适时介入,烘托游戏氛围,辅助游戏水平的整体提高。

六、班本课程游戏探索

为了保证游戏水平的深度提高,各班级依托指南和纲要中对于幼儿游戏的组织与实施建议,规划班级军娃游戏内容,日常游戏中,着重观察幼儿兴趣点。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教师深入引导,将生成课程整理,制定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需要的活动课程,以引导者的身份推进幼儿生活经验的获取以及军娃游戏水平的提高。例如在主题游戏“碉堡攻防战”中孩子们对于战斗的设施十分感兴趣,“碉堡究竟是什么样子?”“什么形状的碉堡比较坚固?”“碉堡用什么材料能抗住敌人的炮火?”诸如此类的问题,教师辅助幼儿进行收集并自主探索,幼儿通过询问家长、社区调查、网络等等一系列自主探索的方式寻得初步答案,班级内就每项问题展开深入讨论,针对不同观点的问题做好意见整理,并加入实践进行论证。班本课程的生发,为军娃游戏的深入探索提供了个性化且较为深入的经验传递。

fb1769d11cebeaf4e002ab7e57056c0.jpg

七、扩展主题游戏经验

利用幼儿喜爱游戏的特点,旧幼教研组自主创造有益于意志培养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在角色游戏的扮演过程中体验情绪、拓展生活经验,在潜移默化中磨练军人般顽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例如,如果一个自我控制力弱的孩子想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担任收银员,并且想成为厉害的最佳收银员,那么就必须坚持在“收银台”为所有客户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汽车城”候车室的孩子们必须按照“调度”命令,安静的呆在一旁耐心排队等候,以便安全有序地“上车”。

幼儿意志品质的培养通常需要渗透到细小且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通过有趣生动的娱乐活动让儿童的行为和愿望符合集体活动的目的和要求,遵守相应活动的常规和纪律,不得任意侵犯他人的利益,或做其他集体不允许的事情,以训练他们的意志品质,这样往往能够将效果最大化。例如,在幼儿园的“反口令”游戏中,幼儿通过“立正”“稍息”“前进”“后退”等命令反做并进行淘汰赛,一方面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另一方面,它吸引了幼儿的注意,不经意间让孩子们掌握队形排列等基本动作,丰富了军娃的行为体验。

课程归根结底是为幼儿的健康发展而设立的,而不是为系统化传授知识而建立的。对学前阶段的幼儿园孩子来说,游戏是生活的主要内容,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玩耍伴随着自己的生命成长。在课程游戏化理念的指导下,盱眙县旧铺镇中心幼儿园将继续贯彻课程游戏化精神,落实军娃主题打造计划,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打造坚实基础。 (张菊芳 王然)

ȡ

л֧֣һŬ!

ɨ֧
ɨͣ˵پͶ

֧ɨһɨɽɨŶ

责任编辑: 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