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讯网讯 近年来,仪征市真州镇深耕青少年校外教育阵地,以“子胥传习”项目为引擎,系统推进非遗文化进校园,将传统技艺的种子播撒进童心,为本土文化传承注入青春活力。该项目不仅是对历史文脉的接续,更以“活态传承”理念推动非遗走出馆藏、融入课堂,在年轻一代的指尖焕发新生,绘就了一幅“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时代画卷。
薪火初燃:四艺并进绽生机

秋日午后,仪化第一小学的校园里,非遗传承的生机处处涌动。大厅内,仪征市武术协会主教练卢卫群正带领学生研练功夫扇,扇风呼啸,口号铿锵,一招一式尽显刚柔并济之美;美术教室中,扬州剪纸名师工作室程思宾老师悉心指导学生执刀运纸,转眼化出灵动图案;劳技教室内,绒线钩织非遗传承人王顺霞手把手传授技艺,彩色绒线在孩子们指尖翻飞成艺;画室里,真州石绘传承人刘燕引导学生以石为纸、以彩为墨,让朴拙顽石焕发艺术生命……这四重生动场景,正是“子胥传习”项目落地生根、绽放风采的鲜活印证。
机制创新:三位一体破难题

在真州镇社区教育中心的统筹推进下,“子胥传习”项目自2018年启动以来,以胥浦河周边学校为阵地,创新构建“项目化推进、班级化管理、课程化教学”三位一体运行机制,汇聚优质资源,聘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剪纸传承人翁文、扬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州石绘传承人刘燕等10余位非遗大师,开设功夫扇、绒线勾织等10余门精品课程,全面融入课后服务体系。学生结合兴趣进行选课,学校按社团进行组班,同时配套《子胥传习班级管理手册》及跟班教师,实现“时间、场地、人员”三固定,确保了传承教育的规范性与系统性。
深耕六载:硕果盈枝显成效

六载深耕,终见繁花。“子胥传习”项目累计研发《导学手册》4套,构建起“课堂跟学、手册自学、社区践习”的传习闭环。年均超5000人次学生受益,成果显著:胥浦中心小学剪纸社团屡获省市级奖项,“子胥传习”扬州剪纸成功入选2024年江苏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展示项目,真州石绘、太极拳等课程获多家媒体专题报道,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2023年,“子胥传习”项目获评扬州市社教富民精品项目,成为仪征市“苏童成长”践习基地,实现了从“校园传承”到“社区辐射”的良性循环。
下一步,真州镇将持续扩大“子胥传习”项目覆盖面,汇聚更多传承力量,让千年文脉在青春血脉中奔涌不息,为文化强镇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蓬勃动能。周煜 周梅君
会员投稿
|
扬州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