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两棵杏树的怀想

来源:    作者:王启刚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7-05     
淮安市韩桥乡中心小学  王启刚
        每次回老家我都是习惯到处转悠。这种转悠没有一定的目的性。虽然那些房子、树木、邻居,甚至那些残垣断壁还是残垣断壁。这次见到的和上次也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只要一到家,脚底就好像得到一个莫名的命令,不由自主地就会迈开双脚走向小村子,似乎只有这样在周围转几圈,才能弥补一些心里的一种饥饿感。等离开老家过了一阵子,这种饥饿感就会重新出现,于是再一次踏上了回家的路。现在想来,这种说不出所以然的饥饿感也许就是潜藏在每个人心底的乡土情结。
        前几天的一个傍晚回了趟老家,见天色尚早就到房前屋后转转。推开了房子后面的小门,就走进了菜园里。老家的菜园子不大,里面的蔬菜也是农家人常种的时令菜:莴苣、韭菜、白菜等等。此刻,五月的夕阳正热情地注视着土地上的一切,虽然已近黄昏,但是小菜园上还是浮漾着一股旺盛的生命力,一棵棵肥硕的莴苣像婴儿肉嘟嘟的手一样,让几乎不敢去触摸,生怕碰疼它。那几行韭菜鲜嫩的仿佛是少女满头的青丝,在夕阳下映出了碧绿的亮色。我抬高了脚,轻轻地落步小心翼翼地在韭菜中间穿过。来到那棵枣树下面,它并不高大,大约两成人的高度。站在下面一仰脸就可以看到那团绿得逼人的树叶,满眼的树叶之间密布着的数不清的白点,仔细一看原来是枣树的花,就像是夜晚的星空上点点繁星一般。
        当我离开枣树,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发现在枣树旁边的菜园篱笆边有一棵树,定睛一看,原是杏树。印象中这里原来堆了一大捆的玉米秆。这棵杏树比枣树要矮一点,卵形的叶片繁复而茂盛,上面挂满了已经长成的杏子,枝条像负重的骆驼背一样向下弯去。有些杏子的表面已经开始浮出了黄色,一开始以为是夕阳的光辉,凑近了看才发现,这是成熟的色彩。杏子已经要熟了。在下面似乎可以闻见酸甜的味道了,嘴巴里也泛起一股酸水。
        我回老家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转菜园子也很频繁,可是居然就在我的眼皮子底下居然就冒出了一棵这样的杏树,这让我很好奇。
        转完了菜园子,晚饭的时间也就到了。在饭桌上,我问母亲:“什么时候种了那棵杏树?”生病许久的母亲忽然有了一丝精神:“那不是种的,是它自己长出来的杏树。”顿了顿,接着说:“前年春天的时候,在菜园的路边发现了一棵杏树幼苗,知道你们都喜欢吃,就把它移进了菜园里。又怕被孩子们不小心踩坏,就将它用玉米秆围了起来!希望这棵杏树可以像我家以前的那两棵杏树一样。”父亲接过母亲的话:“其实,过去我们家的菜园子里也有两棵杏树,那时候不要说你们,就是我都还小呢!那是多么大的两棵杏树啊!幸亏那两棵杏树,那时候的日子哦……”说完,我看到父亲的眼神像外面的暮色一样变得迷茫而深沉,在不大的厨房中弥漫开来。
随后的几天里,通过了父亲和周围邻居的只言片语,我拼凑成了那两棵杏树的模糊影像。
        在我的小村子里有这么一户人家。开始一家共六口人,男人、女人带着他们的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艰难地度日。虽是清苦,和别的农家小院子里一样,男人和女人整天在田里忙着,儿女们像是田里的庄稼一样,长得虽然单薄,却也健康。小院子里每天都少不有笑声。
        每天傍晚,厨房里炊烟缭绕,男人会习惯地蹲在院门口一边抽着烟,一边哄刚会走路的儿子。三个幼小的女儿都会懂事地帮着妈妈跑前跑后地忙着。每当这个时候,女人都会用手撩起蓬乱的头发,深情地注视着她的男人和她的孩子们。她的目光就像密密地交织着的网一样将这个家紧紧地拥抱着。一家人的生活就在男人和女人组成的这张网里泛着微光。
        有许多次,在饭桌上男人边吃饭边发狠地说:“孩儿他妈,一定要让儿子识字,读书!”他们吃够了不识字的苦。有一回,一家人辛苦了一年养肥的一头猪就是因为夫妻俩不认字,被猪贩子在收据上动了手脚,硬生生地少给了五元钱。那年月可不是一个小的数字。女人热切地望着他的丈夫:“嗯,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他上学。”随即,用手摸摸了儿子的头:“儿子一定会比我们有出息,对吧?儿子。”依偎在妈妈身边的儿子似懂非懂地使劲点点头。
        一个春天的傍晚,吃完了晚饭,男人兴奋地对孩子们说:“走,我们一起去栽杏树。过不了几年你们就能吃到杏子了。”就这样,在他家千疮百孔的篱笆旁,并排种下了四棵嫩黄的杏树苗。种下之后,这四棵杏树苗和那个时候的孩子们一样,承接着乡村四季的风风雨雨和阳光的滋养,当然也少不牲口的啃食。最后,有两棵终于从菜园篱笆的缝隙间茁壮了起来。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那两棵杏树吐出了第一朵花瓣,那些日子里儿女们总是聚集在树下欢欣鼓舞。儿子会在树下一个个地数着花朵来计算着将来结出杏子的个数。女儿们常会趁着弟弟不备悄悄地掐下一朵杏花戴在头上,再清苦的生活也泯灭不了她们对美的向往,虽然只是一朵杏花。儿子只要见到总会非常生气地去告诉妈妈:“姐姐又摘杏花了,我又少了一个杏子吃了。”妈妈依然像从前一样摸摸他的头:“放心吧,儿子,少不了你吃的。”
        麦收时节,当麦子被割倒,麦粒亮晶晶地堆在院子里,像是一粒粒汗珠子滚动着一家人的希望。这时候,杏子也成熟了。女人从杏树上摘下了一盆盆的杏子,满盆都是金黄色,可是孩子们没有人去吃那些大而饱满的杏子。他们知道这些是妈妈要到集市上去卖,换成家里的日用品。他们吃到的杏子都是那些卖相不好的,如被虫咬过的,鸟雀啄坏了的。可是即使是这样,当孩子们吃着这样的杏子时脸上挂满了开心的笑容。女人却将脸背过去流下来两行滚烫的泪水。
        秋去冬来,一转眼就到了北风呼啸的季节,一场不期而遇的冰雪覆盖住了村子。在过去的农村,冬天里农闲的时候为了疏通河道,每家每户都出壮劳力去河堤上劳动。作为一家之主的男人被安排去挖河堤。因为家里只有一床被子。出发前女人连着熬了三个晚上终于赶出了一件黄色的大衣,让他白天当棉衣穿,晚上当被子盖。出门的时候,男人穿着那件黄大衣自豪地对一起上工的邻居们说:“看看,我媳妇多巧啊!”
        转眼就到了快要过年的时候,已经进入了腊月门,女人和孩子们每天都期盼着男人早点回来。男人终于回来了,被一起上工的邻居们抬回了家。原来,在工地上男人突发了鼻窦炎,加上没日没夜的繁重的体力劳动,男人倒下了。
        那是一个永远被女人记住的日子。经过了数不清的日子后,在记忆的深处无论上面堆积了多厚的尘埃都无法阻止女人回到那一天。在那个深夜,女人家的门被“咚咚”地砸响了,冰冷的北风呼啸着扑了进来。男人躺在门板上被抬进了家门,身上盖着那件黄色的大衣。他已经不能说出什么完整的句子,已经吓傻了的女人不知所措,只是不停地问同去的邻居们:“到底怎么了?”几个孩子像受惊的鸟雀一样围在爸爸身边:“爸爸是不是太累?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男人拼尽全身的力气在女人的耳边告诉她:“一定要把这个家撑下去,一定要让儿子识字。”随即,小村子里的人们听到了这样一声哭喊:“下面的日子可怎么过啊?”这一声喊叫像一把冰刀一样划开了那个夜晚里所有人的梦境。
        第二天,在彻骨的寒风中,那个身着黄大衣的男人走进了冰冷黑暗的世界,成了一个荒草丛生的土堆。那个土堆就在离家只有二里路地方,只要站在房子的后面就可以看到。那一年他三十八岁,他的儿子八岁。在以后的日子里,女人无数个梦境中,那个穿着黄大衣一去就没有回来的身影总是那般清晰。
        就这样,这个家就剩下了孤儿寡母艰难度日,日子艰难得像深不见底的大海一样。在无数次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女人的脑海中总会响起男人临终的那句话:“一定要把这个家撑下去,一定要让儿子识字。”
        杏树花又开了,杏子又熟了,孩子们渐渐地长大。以后的几年里,杏树上结的果实越来越多,这已经成了一家人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儿子终于上了小学,中学。白发像蚯蚓一样慢慢地爬上了女人的额头。劳累让她的背像那杏树的枝桠一样弯了下来。那两棵杏树渐渐地就成了村子最高大茂盛的杏树,每一年麦收季节总是奉献出最多、最好的杏子。每到那几天,她总是会默默地端个小凳子坐在杏树的浓密的绿荫里似乎在想着些什么。放学归来的儿子有几次问她在想什么?她轻轻地似乎是自言自语地说:“要是你爸在就好了,这是他栽的树,杏子结的多好啊。对了,你爸的牙齿才整齐呢,雪白的。”说完,一朵少见的红晕落在她苍老的脸颊上。
        在许多年之后的一个初夏上午,因为按照村里安排那片坟地搬迁。那个土堆被再一次打开,我终于见到了那个早逝男人的牙齿,经过了地下几十年的黑暗依然那么洁白整齐,闪着月光般的色泽。而那件随葬的黄大衣已经永远化为尘土。
        慢慢的,女儿们都出嫁了,儿子也娶上了媳妇。那两棵杏树也老了。终于有一年在连续一个多月大雨浸泡下,两棵杏树轰然倒地。那天夜里,女人的梦里那个穿黄大衣的男人又一次翩翩而来,在她耳边告诉她:他又种了两棵杏树,已经发芽了。说完飘然而去。
        醒来后,她痴痴地望着曾经长着杏树的两个大坑,慢慢地打开她床头那个灰色的小箱子,从最底层取出了一张已经模糊的黑白照片,轻轻地摩挲着。我曾经又无数次看到她用手去摩挲着那张照片。终于有一天,好奇心使我偷偷地打开了那个小柜子拿出了那张照片,上面的人像已经模糊,只有边角的依稀可以看出那是一个穿着大衣中年男人。
        在那个初夏的下午,女人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她笑着告诉我,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在梦境中出现出无数次的身影,那个穿着黄色大衣的男人在院墙外面对她招手。她开心地说,已经等了这么多年,他终于来了。而她,在那个夏日的傍晚时分,终于闭上了眼睛。
        那个穿黄大衣的男人是我从未见过面的爷爷,这个女人是我的奶奶。如今他们唯一的儿子,我的父亲——那个八岁的男孩也已经过了花甲之年。他正被我母亲的疾病折磨得像棵苍老衰败的杏树,我的母亲正在她的秋天里瑟瑟发抖。
        如今,我又一次披着浓稠的暮色回到老家,在一片炊烟缭绕中仔细打量着这棵杏树的时候,那两棵早已消失在时光中的杏树依然在我的想象中栩栩如生。
特邀编辑:纪玉磊
ȡ

л֧֣һŬ!

ɨ֧
ɨͣ˵پͶ

֧ɨһɨɽɨŶ

责任编辑: 中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