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讯网讯 走进桑葚采摘基地,大大小小的桑葚爬满了枝条,散发出香甜诱人的气息,令人垂涎欲滴。游客们手持篮子,穿梭在桑树林间,边采摘边品尝,尽情享受乡村采摘的乐趣,果园里回荡着游客们的欢笑声。连日来,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仪征市新集镇天安村的聚贤生态农业的桑葚迎来了丰收时刻,在桑葚采摘基地,只见饱满多汁的桑葚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甜气息,如同一串串晶莹的宝石。
“今年桑葚的长势非常好,甜度很高。”对于基地负责人杨飞来说,桑葚的丰收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他们辛勤付出的回报。
仪征聚贤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杨飞种植桑葚已有多年,今年的桑葚产量和品质都比往年更好。 “当初选择种植奶油桑葚,是因为消费者追求新鲜与特别,奶油桑葚正好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理,这也让我们这里的游客量比常规果园多。”杨飞介绍。
据杨飞介绍,2010年踏上特色桑葚种植之路以来,基地便面临诸多挑战。初期,由于对奶油桑葚品种特性缺乏了解,种植密度规划不当,导致果实品质不佳。但杨飞没有气馁,他带领团队反复试验、不断调整技术方案。通过调整种植间距、改良修剪技术,如今,基地的奶油桑葚树实现了科学化管理,单株年产量稳定在75公斤左右,果实品质大幅提升。每年2月中下旬至5月底桑葚采摘季,大批游客慕名而来。
与传统桑葚不同,这里的奶油桑葚果肉细腻、甜而不腻,入口即化。杨飞介绍,公司通过引进优质品种和科学管理,成功培育出这一特色农产品,如今,聚贤生态农业基地的奶油桑葚树实现了科学化管理,单株年产量稳定,不仅丰富了市场供给,更带动了当地农业转型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该桑葚园积极探索“农业+助残”模式,为周边残障人士提供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实现家门口就业。目前,园区已吸纳10余名残障人员参与种植、管护等工作,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等方式,带动周边3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甜蜜果实不仅带来丰收喜悦,更成为村民增收的新路子。从特色种植到助农增收,聚贤生态农业以奶油桑葚产业为纽带,大力发展“基地+农户”模式,不断延伸桑葚产业链,构建起企业发展、农民增收、残疾人受惠的多方共赢乡村发展新格局。
据悉,近年来,仪征市新集镇将特色农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等方式,培育了一批像聚贤生态农业这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些主体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张宁玲 徐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