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讯网讯 近日,仪征市新集镇天安村的20亩藕田一片“虾苗入塘”的繁忙景象。随着1500斤优质龙虾苗跃入水中,这个依托江苏省里下河农科院技术支持的“藕虾共作”项目正式启动。通过科学种养形成的生态循环系统,预计每亩可增收3000元,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荷塘边,10 多名村民手脚麻利,配合默契。称重、调配添加维C和盐的消毒溶液、将虾苗缓缓倒入盆中浸泡、借助伊乐藻把虾苗分散投放到藕田各处。村民潘学军解释:“维C增强虾苗免疫力,盐浴消毒能预防外来病原体。”这些由专家团队选育的抗病性强、生长周期短的优质虾苗,在防盗网、防逃网、2.5米防鸟线的三重防护下,预计40天后即可上市。
作为农业农村部2025年主推农业技术,“藕虾共作”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重效益。小龙虾清除藕田杂草害虫,排泄物成为莲藕天然肥料,使原本亩产800元的藕田新增2000至3000元收益。天安村党总支书记彭巍表示:“每周都有农科院专家现场指导,我们坚持‘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理念。”该项目还带动村民就近就业,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天安村正依托千亩荷塘资源拓展三产融合,计划发展亲子旅游,并试验全国独有的抱籽虾养殖技术。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生金”,天安村正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为村集体发展增添新活力。(仪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