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这个承载着敬老、孝亲传统的节日里,盱眙县临淮新寓幼儿园以“传统浸润童心”为核心设计主题,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感知节日文化,在温情互动中播撒“敬老爱老”的种子,为秋日增添了一抹暖人的教育亮色。

晨谈播撒“敬老”种:童言稚语话重阳 活动伊始,“小小播报员”成为节日文化的传递者。小朋友手持自制重阳主题卡片,稚嫩的身影站在台前,用清晰又可爱的语言,向同伴们讲述重阳节的起源故事,分享“登高望远、赏菊簪萸”的传统习俗,更主动说起自己和爷爷奶奶的温馨日常——“爷爷每天接我放学,会给我买糖葫芦”“奶奶教我织小围巾,手好巧呀”。童言稚语间,不仅让节日知识变得生动易懂,更让“尊重长辈、关爱老人”的理念悄然扎根在每个孩子心中。

厨间揉进“感恩”味:亲子协作做糕香 午后的幼儿园小厨房,暖意与香气交织。家长助教早早备齐食材,化身“美食老师”,耐心向孩子们示范重阳糕的制作步骤,手把手带孩子们将心意揉进软糯面团。不一会儿,香甜软糯的重阳糕新鲜出炉,蒸汽升腾间,满溢着孩子们对长辈的满满心意。

温情传递“孝亲”心:糕赠长辈诉安康 活动尾声,受邀的奶奶代表入园,幼儿代表双手捧着刚出炉的热乎重阳糕,轻声道:“奶奶,重阳节安康,您快尝尝!”奶奶笑着接过糕点,轻轻抚摸孩子的头,一递一接的瞬间,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让“孝亲”的情感变得具体可触,成为这个重阳最动人的画面。

从晨谈间的文化启蒙,到厨房间的实践体验,再到与长辈的温情互动,临淮新寓幼儿园的重阳节活动,以“一块重阳糕”为情感纽带,将抽象的“感恩”转化为孩子可感知、可参与、可表达的具体行动。家园同心联动,以传统节日为教育载体,不仅让孩子们读懂了重阳节的文化内涵,更在其心中种下了“敬老孝亲”的美德种子。这份浸润在时光里的温暖,终将伴随孩子们成长,让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代代相传。(赵丽霞 惠瑶瑶 罗艳丽)
会员投稿
|
盱眙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