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为传承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感恩意识与社会责任感,10月27日至31日,盱眙县实验小学以“爱满重阳 孝润童心”为主题,分低、中、高三个学段开展特色鲜明的重阳节系列活动,让传统文化在沉浸式实践中浸润童心,让敬老美德在互动体验中落地生根。

活动前期,各班级以“重阳知多少”为起点,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筑牢文化根基。老师借助重阳节传说故事、各地重阳习俗纪录片及图文并茂的PPT,详细讲解重阳节的起源、登高赏秋、插茱萸、饮菊花酒、感恩敬老等传统内涵,还组织学生开展“重阳习俗猜猜猜”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在听、看、玩中加深对传统节日的认知,让“孝亲敬老”的种子在心中悄然发芽。


低学段(一二年级):微笑收集行动+孝亲任务打卡
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们以“温情实践”为核心,同步推进两项暖心活动。在老师和家长志愿者的全程陪伴下,孩子们化身“微笑收集官”,带着亲手制作的立体贺卡、折纸康乃馨等小礼物,分批走进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敬老院。他们用清脆的声音向爷爷奶奶问好,献上《听我说谢谢你》手语表演、古诗联诵等节目,随后主动拉着老人的手唠家常、捶捶背,仔细询问生活起居,用相机定格长辈们满脸欣慰的幸福瞬间。与此同时,“孝亲任务打卡”在家庭中火热开展,孩子们循着专属任务卡,为长辈洗脚、端热茶、整理房间、说感恩话语,有的踮脚为奶奶捶肩,有的细心擦拭爷爷的老花镜,还将完成任务的暖心瞬间记录下来,在班级群分享自己的感悟,童言稚语里满是对长辈的关爱。


中学段(三四年级):长辈漫画肖像+非遗手作寄情


三四年级的同学们聚焦“匠心创作”,用手作与画笔传递感恩。
三年级学子开启“爷爷奶奶的漫画肖像”创作之旅,课前认真观察长辈的眼角皱纹、花白头发、专属配饰等特征,课堂上以夸张、卡通的绘画手法,定格长辈下棋时的专注、做饭时的忙碌等鲜活模样,每一笔线条都饱含亲昵,每一抹色彩都充满敬意,画作送到长辈手中时,收获了满满的感动与骄傲。四年级则开展“非遗手作敬长辈”活动,老师详细讲解茱萸“辟邪祛灾”的传统寓意和菊花剪纸的基本技法,随后分发布料、针线、茱萸干花、彩纸等材料。孩子们小心翼翼穿针引线,一丝不苟裁剪彩纸,在香囊上绣“福”字,剪出吉祥菊花图案,还搭配艾草、薰衣草增添香气,用亲手制作的茱萸香囊和剪纸作品,为长辈送上健康平安的祝福。


高学段(五六年级):重阳登高抒怀+敬老访谈纪实


五六年级学子以“感悟传承”为核心,开展深度体验活动。五年级学子赴第一山践行“重阳登高”习俗,秋高气爽中拾级而上,沿途欣赏漫山红叶、层林尽染的秋景,登顶后迎风而立,俯瞰县城美景,集体吟诵“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等经典诗句。返回学校后,同学们以“重阳·感恩”为主题,仿写古诗或创作现代诗,将登高的感悟与对长辈的祝福融入笔墨,字里行间尽显少年情怀。
六年级则开展“听长辈讲过去的故事”敬老访谈活动,同学们提前准备访谈提纲,围绕“长辈的童年生活”“重阳节的老习俗”“家风家训”等话题,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促膝长谈。大家认真记录长辈艰苦奋斗的经历、往昔重阳全家登高蒸糕的温馨场景,以及“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的家风传承,随后整理访谈内容,制作成图文并茂的访谈手册,在班级分享会上交流感悟,让敬老美德与良好家风深深扎根心中。
此次重阳节系列活动,以学段为单位设计差异化内容,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实践体验深度融合,让孩子们在亲身参与中全方位了解重阳习俗、感受传统魅力,学会感恩、懂得担当。一张张笑脸、一幅幅画作、一个个香囊、一首首小诗、一本本访谈手册,都是对传统美德的践行与传承。盱眙县实验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持续深耕传统节日教育,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让敬老爱老的美德成为学生一生的宝贵品格。撰稿:纪勇华 王伟
会员投稿
|
盱眙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