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家校共育的“暖心桥”——盱眙县五墩实验小学举办家庭教育大讲堂

来源:中国资讯网    作者:陈曦    人气:     发布时间:2025-11-22     

2025年11月21日,由淮安市教育局主办、淮安市教师发展学院承办、盱眙县五墩实验小学协办的“淮安市家庭教育大讲堂第36期”在新校区顺利举行。本次活动聚焦家庭教育中的“内驱力激发”与“亲子沟通优化”,吸引了线上线下众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参与。

1.jpg

2.jpg

校党委书记黄爱勤做了《国学培沃土,智行育新苗》家庭教育工作分享,从五个方面进行:激活一份主体责任——让德育“走心”更“走新”;织密一张支持网络——让心育“可视”更可感;共建一座科研高地——让共育“专业”更“精准”;闪耀一串荣耀榜单——让生命“出彩”更“出色”;锚定一条未来航线——让协同“绵长”更“悠远”。

3.jpg

4.jpg

在本次大讲堂中,家庭教育指导师陈启珍开设了《学做赋能者,激发学习内驱力》家庭教育公开课。陈启珍老师指出,激发孩子学习内驱力的关键在于满足其“自主感”“胜任感”和“归属感”三大心理需求。她结合真实案例,分享了三大实践策略:

放权赋权:从“替孩子做”到“让孩子选”

通过“时间规划表”帮助孩子自主安排学习与生活,明确责任边界,并用正向反馈强化其自主行为。例如,四年级学生小宇在妈妈的“作业战争”中逐渐摆脱依赖,学会自我管理,学习效率显著提升。

5.jpg

6.jpg

满足需求:从“关注成绩”到“看见孩子”

陈老师强调,家长应跳出“唯分数论”,转而关注孩子的努力与进步。通过“具体赞美”增强孩子的胜任感,通过“共同面对”建立归属感,通过“目标拆解”降低畏难情绪。例如,面对朵朵数学考试中的失误,妈妈不再批评,而是肯定其应用题全对的亮点,共同分析错误原因,激发孩子再次挑战的信心。

思维引导: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

针对孩子依赖家长直接给答案的现象,陈老师建议建立“问题解决清单”,引导孩子先独立思考、查阅资料,再用“延迟满足”和“联想激发”培养其探索习惯。例如,乐乐在写作文时不再直接问字,而是先尝试查字典、联想相近字,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7.jpg

8.jpg

本次家庭教育大讲堂架起家校共育的“暖心桥”,不仅为家长提供了科学育儿的理念与方法,也展现了五墩实验小学在家校共育方面的扎实探索。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国学·智行”特色课程,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范式,助力每一个孩子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  作者:陈曦

ȡ

л֧֣һŬ!

ɨ֧
ɨͣ˵پͶ

֧ɨһɨɽɨŶ

责任编辑: 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