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讯网讯 在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仪征市欣仪茶叶专业合作社作为本地创新型茶企,主动破局传统发展模式,依托捺山优质茶树资源,成功尝试绿杨春茶衍生产品 —— 山茶籽油,不仅盘活闲置资源、带动农户增收,更为区域茶产业全生命周期发展探索出可行路径。
仪征捺山作为绿杨春茶叶核心产区,拥有千亩始于 90年代的老品种茶树资源,是当地茶产业的宝贵财富。长期以来,茶农们聚焦茶叶生产,老茶树上结出的山茶果虽品质优良,却因缺乏有效开发途径被闲置浪费。“过去看着山茶果不起眼,除了少量被茶农收集起来种植新茶苗,大部分都遗弃在茶园,明明知道是好东西,就是不知该怎么利用。” 仪征第一批茶叶“新农人”仪征市欣仪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宏金坦言,如何让这份天然资源发挥价值,成为合作社探索创新的重要方向。

瞄准山茶果的潜在价值,合作社果断投入精力系统学习山茶油相关知识,请教业内专家探寻本地茶籽油制作可能性。为保障原料品质,合作社历时一个月,组织十余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在捺山基地,严格筛选成熟新鲜的山茶果,累计收集优质原料 500 余斤。“我们收集茶果的标准就是落地的不要,必须要挂在茶树上已经炸开的,这种果子既健康,出油率又有保证”张宏金说。原料收集后,经人工细致清洗除杂、七天自然晾晒脱水等工序,为后续加工筑牢基础。

在此过程中,合作社遭遇了加工难题。“想法有了,在哪加工又是问题,相继走访了月塘四五家油坊竟然没人会榨茶油。” 理事长张宏金介绍,为找到专业加工渠道,合作社通过熟人介绍辗转联系,最终在 40 公里外的外镇找到具备茶油压榨技术的油坊。加工环节中,合作社坚守天然理念,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经破碎、220 度烘干炒制、分批压榨等多道工序,充分激发山茶果油脂活性,最大程度保留其天然营养成分,最终成功制成绿杨春山茶籽油。
据了解,山茶籽油富含 90% 以上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 E、角鲨烯等营养物质,营养价值突出,兼具食用、护肤、保健等多重用途。更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尝试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与民生效益双赢:榨油后产生的茶饼可作为有机肥料反哺茶园,提升茶叶品质;发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参与茶果采摘,直接增加了农户额外收入,实现 “一株茶树、多重收益”。
未来,合作社将进一步整合捺山茶树资源,从茶叶生产延伸至茶果加工、副产品循环利用等领域,逐步打通 “种植 — 加工 — 销售 — 循环” 的绿杨春茶产业全生命周期,推动传统茶产业向多元化、高品质、可持续方向转型,为仪征乡村产业振兴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更强动力。欣仪 刘浩
会员投稿
|
扬州频道















